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
历 史
注 意 事 项 1.本试卷共6页,满分为100分,考试时间为75分钟, 2.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、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。 3.作答选择题,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、涂黑。作答非选择题 指定位置作答。 |
芙蓉出水 |
一 、选择题:本部分共16题,每题3分,共计48分。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。
1.先秦时期是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,荀子认为“古者圣王是以为之起礼仪,制法度,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”,韩非子认为“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,二柄而已矣。二柄者,刑德也 ……杀戮之谓刑,庆赏之谓德。”由此可知二者
A.有相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B. 都认为人性不可以改变
C. 积极探索国家治理方式 D.都强调君主教化的作用
2.表1是东汉、三国时期官方登记在册户、口数数据表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
表一
时间 | 户数 | 口数 | |||
东汉 | 157年 | 10677960 | 56486856 | ||
魏 | 263年 | 663423 | 1466423 | 4432881 | 7672881 |
蜀 | 263年 | 280000 | 940000 | ||
吴 | 280年 | 523000 | 2300000 | ||
A. 自然灾害多发和严重 B.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
C. 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 D. 北方人口大批量南迁
3.图1是南通博物苑的镇苑之宝。器形上既保留了马上生活器物的逼真造型,又浑圆饱满,雍容大度、简洁利落,成为独具特的工艺制品。据此可见
战争与和平的作文A.唐制瓷技艺大放异彩
B.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
C.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
D.唐代瓷器大量出口海外
4.8月7日,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,宜布推荐“北京中轴线”作怎么拍一拍对方为我国 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。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,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、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 ……514处各级文物。可见“中轴线”
A.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. 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
C.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. 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
5. 图2是现存朱元璋画像的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。近来有学者提出,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述开国历史,从而启动了朱元璋容貌变异的进程。据此可知
图 2
A. 现有史料无法还原其真实面貌 B. 立场不同影响历史人物的描绘
C. 史料互证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D.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
年英国新国会通过法案:自1834年起,废止东印度公司在华专利权,所有英国臣民均得于印度洋、太平洋自由经商,设商务监督于广州,管理在华英商,并有裁判权和征 税权。该法案表明
A. 英国放弃对华贸易垄断权 B. 英国扩大对华走私
C. 中英关系上升为政府关系 D. 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
7. 图3是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宴请清廷官员的菜单。该图最能说明
图 3
A.洋务派侧重于军工制造 B.晚清官员的不正之风
C.近代中餐饮食走向世界 D.德成功向华出售军火
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平后,段祺瑞决定举行国葬,唐绍仪、章炳麟联名致电主张暂缓。后《申报》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:“中山先生国葬由未来之正式政府举行,现由 国民党举行‘党葬’。如国民皆愿为中山举行‘国民葬’,则党葬即与国民葬之仪式,同时并举。”这主要反映出
A.训政体制下的个人崇拜 B.国民政府最终达成共识
C.葬礼有崇德报功的考虑 D.社会凝聚程度还很不够
9.当列强用铁路、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,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 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,不可避免地掺入“降神附体”“刀不入”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彩的因素。这场运动
A.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.具有反帝反封建彩
C.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D.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
年5月26日,一行赶到安顺场的渡口察看,红军三只小船一次只能渡几十 人。说:“蒋介石要我们成为第二个石达开,使红军像太平军一样在这里全军覆灭。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。”此后红军
A.四渡赤水河 B. 巧渡金沙江
C.强渡大渡河 D.飞夺泸定桥
11.阿拉伯帝国时期,麦阿里的散文《宽恕书》与但丁的《神曲》结构类似,都是以天堂、 地狱为背景。同时期的阿拉伯哲学著作中也有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,与《神曲》的叙事方式相似。材料可以用来研究
A.基督教的东传路线 B文艺复兴运动的渊源
C.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D.亚欧文化的交流互动
年欧洲某国举办殖民展览会,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:“科学一商业”区包括殖民 大厅、机器大厅、工业和出口大厅等建筑;“土著人展览”区包括其殖民地的人种、建筑、生活习俗等内容。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
A.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.科技发展推动殖民扩张
C.工业革命的科学成就 D.不同地域文明间的差异
13.欧洲有部著作这样写道:“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、宗法的和田园诗 般的关系都破坏了。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的封建羁绊,它使 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,除了冷酷无情的‘现金交易’,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 联系了。”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
A.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斗争的经验 B.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可以调和的
C.揭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价值扭曲 D.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启发
14.图4为二战期间某战役形势图,该战役
图4
A.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
B.英军击溃北非德意联军
C.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
琢磨
D.扭转苏德战场攻守之势
15.诺瓦胡塔是波兰钢都,剧变前与西欧相比,唯一的重要优势是因工资低而形成的价格竞争力。但是,1992年订立的《欧共体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协定》,在推动东西欧贸易的同时,却把钢铁业作为“敏感领域”而划红利为例外,并大谈出口限额与反倾销义务,诺瓦胡塔的上空一时阴云笼罩。这反映出
A.欧洲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 B. 欧洲向政治一体化迈进
C.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冲突 D. 贸易的规范化和法制化
16.杭州在《马可·波罗行记》里被描述为“千桥之城”,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。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由20根等粗等距,两端不封闭的光纤,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在彩上选用了蓝和绿。该创意重在表达
A.全球信息化已成时代潮流 B.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
C.合作共赢中促发展的理念 D.倡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
二、非选择题:本部分共4小题,满分52分。
17. (15分)董竹君,祖籍江苏海门东灶港,近代知名女企业家,曾为当时中共地下组乡 做了许多工作,建围后把一手创办的上海锦江大饭店无偿献给国家。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
表2
日期 | 生平 |
1900年 | 出生于上海洋泾沃畔的一个贫民腐里,父亲以拉黄包车为生。 |
1906年 | 入私塾读书。 |
1912年 | 为了生计,父母不得已要将女儿送去卖唱。董竹君想着读过的《二十四孝图》、《孝经》,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分担家庭重担。 |
1914年 | 与时任四川副都督夏之时相遇,并随其赴日留学,后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 高师毕业(日本近代第一所针对女性开设的官立高等教育机构)。 |
1921年 | 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,她也从日本回国助夫革命。 |
1929年 | 因军阀派系斗争,夏之时脾气变化且染上吸食等陋习。董竹君选择净身出户,带着备受轻视虐待的四个女儿离开四川来到上海,创办益纱管怎样检测防辐射服厂,成为上海当时唯一的女老板。 |
1935年 | 锦江川莱馆正式挂牌营业。 |
——摘编自董竹君《一个世纪的传奇》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:729038198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发表评论